• <source id="kqqcq"></source>
  • <legend id="kqqcq"></legend>
    首頁
    讀書
    網課

    正文

      沒過多久,黨中央取得了粉碎“四人幫”的重大勝利。江青走進了她應該去的地方。這時,賀子珍和女兒李敏一家人臉上都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此時的賀子珍已是一個年已68歲的白發蒼蒼的老嫗了。她身體雖然衰老,但仍具雄心壯志。她希望還能獲得工作的機會。

      在1977年,賀子珍懷著高興的心情,來到了福建,看望了已經得到解放的哥哥賀敏學。兄妹倆劫后相逢,是多么讓人激動和歡樂??!這一對兄妹,一起鬧革命,他們有著許多的共同點。一段時間不見,彼此都十分想念。但是,他們又有一些各自不同的看法,走到一起的時候,又很容易為一些細小的事情發生爭論,有時甚至吵了起來,各不相讓。實際上,賀子珍同哥哥的關系遠不如她同妹妹賀怡那樣密切。

      賀子珍從福建回到上海后,正當她準備重新出來工作的時候,不料疾病又向她襲來。有一天,她一覺醒來,發現她的左手抬不起來,左腳也不聽使喚。她趕忙喊人,嘴巴發出的聲音都變了調,嗚嗚哇哇,讓人不知道她說了些什么。

      身邊的工作人員趕忙把她送進了醫院,醫生的診斷是中風,左肢偏癱了。她住進了上海華東醫院。

      這個打擊對賀子珍來說,是異常沉重的。在政治上沒人阻礙她出來工作了,但身體又不行了。真是壯志未酬身先病,長使英雄淚滿巾。這位從井岡山和長征路上走過來的女英雄,希望在眼前似乎又化為泡影。而且,“屋漏偏遭連夜雨”,這時醫生又檢查出她患有糖尿病,這又是一種難治之癥。這表明,她今后的日子只能在病床上度過?

      想到這里,她禁不住流下了悲傷的淚水。她感到自己命運怎么是如此殘酷?親人們和老戰友們來看望她,也不禁為她一生坎坷的遭遇而嘆息。

      正當她情緒十分低落的時候,上海市委的一個負責人到醫院來看望她,報告她一個可喜的消息:她被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增補為政協委員。這位負責人還告訴她,這次政協會議同時還增補了兩名委員,這就是繆云臺和王光美。這位負責人說,馬上要派人來為她拍照,照片要同這個消息一起刊登。

      為什么賀子珍能增補為政協委員呢?原來是這樣的。1979年初,毛澤東的親家、李敏的公公孔從洲寫信給鄧小平同志,反映了賀子珍的狀況。他當時是全國政協常委。他在信中指出,賀子珍是參加過秋收起義的老同志,長期受江青之流的迫害,建議能增補她為全國政協委員。

      很快,鄧小平便作出批示,賀子珍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

      于是,全國政協常委根據小平同志的批示,決定增補賀子珍為全國政協委員。然而,需查她的檔案材料時,這時才發現無論上海還是北京的中組部都沒有她的檔案材料,這個從1926年起就投身革命的老紅軍戰士,在組織部門竟連一份檔案都沒有!

      這是江青一伙人一手遮天企圖把她從歷史上、從現實中抹掉的結果。

      當時在審議和通過賀子珍為政協委員時,全國政協的常委們對這種現象都義憤填膺,為賀子珍打抱不平。大家認為,江青對賀子珍的迫害,這是最毒辣的一手。

      黨和人民沒有忘記她,把她增補為全國政協的委員,這使賀子珍受到極大的鼓舞。她看到,自己的生話仍然存在著希望,她不能在哀愁中低沉,而是應該抓住人生的希望,讓希望激勵自己重新站起來。

      于是,她決心又一次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同病魔展開了頑強的搏斗。

      她經常對身邊的醫護人員說:“我還要工作,要為四個現代化出力。你們要幫助我恢復健康,我也要同你們一起努力把身體搞好?!?

      她積極配合醫院和醫生的治療。在醫院里,是醫生、護士公認的最聽話的病人,服從治療。她聽說,要使癱瘓的肢體恢復功能,除了按摩以外,還要進行針灸和理療。這樣,她每天的治療時間就要拖得很長,她毫不猶豫地同意了。雖然她每天被折騰得很苦,但無怨無悔。

      當醫生告訴她,為了使癱瘓的左腿恢復功能,需要進行適當的活動,賀子珍也欣然同意了。每天吃中飯、晚飯之前,她由護士們攙扶著,要在病室里走上幾圈。由于左腿不聽使喚,她的步履艱難,很吃力,常常全身冒汗,但她總是堅持著,一定要走完該走的路。

      1979年6月10日,新華社播發了她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消息和照片,第二天,全國的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這條新聞和她的照片。

      人們可以看到,照片上的賀子珍,滿頭銀發,面頰豐腴,坐在輪椅上,正同她的外孫女孔東梅一起看畫報,她的神態沉靜安詳。

      這條配上照片的新聞,在中國大地上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效應。熟悉賀子珍的老戰友們驚喜地說,江青倒了臺,賀子珍重見天日。

      而并不認識賀子珍的年輕一代,在了解了賀子珍的大概情況后,也把她看成是傳奇性的人物。

      人們紛紛寫信向她表示祝賀。

      粉碎“四人幫”以后,新的上海市委領導人,對賀子珍也十分關懷,不時派人到醫院去探望賀子珍,問寒問暖,還征求過賀子珍有什么困難和需要。這樣,賀子珍把放在心底30年的愿望吐露出來:“我想去北京,我想瞻仰主席的遺容,我想看看天安門?!?

      上海市委很快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中央。

      非常敬重毛澤東和賀子珍的胡耀邦等中央領導人,在聽到上海市委關于賀子珍想來北京的報告后,立刻作出了安排。

      1979年9月,一架專機把賀子珍從上海接到了北京。隨即她住進了30l醫院的高干病房。原來在上海負責她的醫療的醫生、兩名護士、兩名服務員,也跟隨她一起來到北京。

      來到北京后,賀子珍的情緒非常樂觀。這是在她的后半生中少有的心情舒暢的時期。她心情非常激動。多年的愿望終于實現了。

      她原來的許多老戰友康克清、曾志、鐘月琴、彭儒、錢希鈞等人,絡繹不絕地來看她,她感到好快樂。這些老戰友一直同她保持聯系,每次去上海都要去看她。但那畢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像在北京那樣,相見得那么頻繁,那么集中。同老戰友一起,回憶過去戰爭年月中一些有趣的瑣事,這使她感到無比快樂。

      她到北京以后,繼續配合治療,鍛煉身體。這時,她仍然念念不忘要恢復工作。這個愿望在鼓舞著她,使她把病倒以后的生活過得充實,有意義。

      到北京后,她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一個要求,要去毛主席紀念堂,瞻仰毛澤東的遺容。

      中央批準了她的要求。然而,為了安排好她的這次活動,醫生和護士們以及家人可煞費苦心了。從醫療的角度看,她們不希望賀子珍到紀念堂見毛主席遺容。

      根據以往的經驗,她的神經經受不住過強的刺激。建國初期她驟然聽到毛澤東聲音的廣播,1959年與毛澤東在廬山的會見,都使她的神經受到嚴重的傷害,因而大病了一場?,F在她的身體比過去更差,半身偏癱,還患有糖尿病,如果出現上兩次大發作的狀況,后果真是不堪設想。

      但是,賀子珍這次到北京來,不正是為了瞻仰毛澤東的遺容嗎? 不去的方案是不可能的。只能夠采取其他辦法,如縮短停留的時間、設法控制她的情緒,來使她不致陷于過度的悲痛之中。

      在瞻仰前的兩天,她周圍的醫生、護士、服務員,還有她的女兒、女婿就開始做她的工作了。他們不斷地對她說,毛澤東的靈堂是非常莊嚴肅穆的,不允許發出任何的聲響,千萬不能在那里大聲慟哭,否則警衛們會認為有意破壞靈堂的秩序的。

      賀子珍是一個紀律性很強的人。她聽了之后頻頻點頭,記住了醫生護士的話。

      在去毛主席紀念堂的頭天晚上,醫生讓她服了安眠藥,讓她好好地睡了一覺。第二天,她梳洗完畢,就要出發了。她對護士說:

      “我要手絹?!?

      她這是準備眼淚流出來時用的。護士隨手遞給她一條粉紅色的手絹。她搖搖頭,說:“不要紅的,不要紅的?!?

      最后,身邊的人給她準備了一條白手絹。這條手絹,她一直用右手拿著,直到回到醫院。

      醫生和護士推著她的輪倚,從毛主席紀念堂的正門進入。

      賀子珍一見到前廳毛澤東的坐像,眼淚就像泉水般地涌出來了。李敏、孔令華把事先準備好的一個花圈,敬獻在毛澤東的坐像前。

      這是一個15米高的桃形絹花編成的花圈,緞帶上寫著:“永遠繼承您的遺志。戰友賀子珍率女兒李敏、女婿孔令華敬獻?!?

      1979年,賀子珍和李敏、孔令華在毛主席紀念堂前。敬獻給毛澤東的花圈的形狀和留言,李敏都征求了媽媽的意見。桃形的花圈象征著一顆心,表現出賀子珍同女兒李敏、女婿孔令華,對毛澤東的一顆矢志不渝的赤膽忠心。毛澤東雖然已經離開了人世,但是仍然活著的人會永遠記著他。而“永遠繼承您的遺志”這句話,準確地表達出賀子珍此時的真情實意。她把自己稱作毛澤東的戰友,她覺得這個稱謂再恰當不過了。他們曾經是患難與共的戰友,曾經是兩心相知的夫妻,這種同志、戰友、夫妻三者合一的情感,一直貫穿在他們生命的長河之中。

      賀子珍含著滿眼的淚水,被緩緩地推進了靈堂。靈堂莊嚴肅穆,兩排威武的年輕戰士,肅立在水晶棺的兩旁,賀子珍見到了在那里長眠著的中國人民最敬愛的領袖毛澤東。賀子珍的淚水再次涌了出來。這時,她還是禁不住地哭出聲來了。推著輪椅的護士連忙在她的耳邊低低地說:“姨媽,這里不許哭的,千萬不要哭?!薄耙虌?,你不要哭,你要堅強些?!?

      當時身邊的醫生、護士都稱賀子珍為姨媽了。

      賀子珍強忍住心中的悲痛,用牙齒咬著手絹,強制著把跟淚流進肚子去,不讓哭聲發出來。但是,眼淚仍然模糊了她的雙眼。她是含著眼淚隔著幾米遠的距離瞻仰水晶棺里毛澤東的遺容,實際上看得并不真切,只覺得比1959年廬山會面時瘦弱多了。她還想靠近一些多看上幾眼,但是輪椅既沒有往靈柩旁邊靠,也沒有停步,還是按照原來的速度,緩緩地推出了靈堂,結束了這次瞻仰活動。

      這次活動是很成功的。賀子珍參觀了紀念堂后,雖然情緒上表現出壓抑,但并沒有出現精神失常的狀況,更沒有發作的癥狀。陪同她一起參觀的人,在回到醫院以后,有意轉移她的注意力,一會兒講天安門怎樣壯觀,天安門廣場怎樣寬廣。一會又說人民大會堂怎樣雄偉,人民紀念碑如何巍峨。這種精神轉移法還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鑒于第一次瞻仰時賀子珍沒有看清毛澤東的遺容,她的女兒、女婿建議讓媽媽再去一次毛主席紀念堂。但醫生都不同意,沒有去成。這樣,賀子珍在北京住了一年多,只去過毛主席紀念堂一次,也就是在去毛主席紀念堂的路上,看了一眼天安門和人民大會堂。以后,直到她重返上海,再也沒有離開過301醫院的病室。

      由于種種考慮和原因,賀子珍在北京住了一年多后,又返回了上海。這時,治好病重新工作的希望也越來越小,賀子珍又遠離自己的親人,在病榻上,繼續度著寂寞的暮年歲月。

      在賀子珍返回上海后,李敏知道媽媽思念她心切,曾專程到上??赐^一次,但這只能是短暫的時間,因為兩個孩子正在上學,需要有人照料,她不得不趕回北京。

      時間一天天過去。

      到了1984年4月15日,正在生病躺在床上的李敏突然接到中央辦公廳的電話,告訴她說,賀子珍病重,已經準備好去上海的飛機票,要李敏全家馬上到上海去。

      李敏帶病勉強爬起來,同孔令華簡單收拾了一下行李,就奔機場去。她在飛機上心情沉重,本來有病的心臟現在跳得就更快了。她臉色蒼白,用手捂住胸口,竭力使自己鎮定下來。家里人安慰她,并給她服了治心臟病的藥。

      飛機到達上海后,李敏一家坐著已經等候在機場的汽車,直奔華東醫院。

      聽了醫生對賀子珍病情的介紹,看到病重的媽媽,李敏心里很難受。她看到,媽媽呼吸急促,兩頰通紅,消瘦憔悴,她難過得要落淚了。

      賀子珍看到女兒一家都來了,臉上的肌肉動了一下,似乎在微笑。她的嘴唇動了一下,似乎在說:“你們好?!?

      李敏俯身靠近媽媽,細聲地說:

      “媽媽,你好嗎? 我們看您來了?!?

      賀子珍點了點頭。她嘴唇動了幾下,還用眼睛示意站在李敏身旁的醫生,就是為她看病的醫生。

      李敏又問:

      “媽媽,您哪里不舒服啊?”

      “我肚子痛?!?

      這時,賀子珍的神智一直非常清楚,只是顯得十分衰弱。

      這時,賀敏學一家也從福建趕到了。賀敏學聽說賀子珍高燒不退,立即建議服用安宮牛黃丸,這是危重病人退燒的良藥。他說:“如果醫院認為這種藥太貴不能用,這個藥費由我來出?!?

      醫生表示,只要能有利于搶救賀子珍,是不怕費錢的。于是給賀子珍馬上服用這種藥。賀子珍服了藥后,體溫果然降下來了,并沉沉地睡著了。

      以后兩天,李敏和賀敏學兩家人天天去看望賀子珍。賀子珍退燒后,神智更清楚了。她高興地看著身邊的親人說,你們是不是怕我不行了,都來了。她還讓護士給外孫女東梅弄點好吃的。大家一顆心放了下來,以為病情好轉了。

      誰知這是危重病人的回光返照。4月18日晚上,賀子珍的病情又突然加重,體溫兩次升高,人處在昏迷的狀態。醫生們進行緊急搶救,李敏、孔令華等人通宵守候著。到19日下午,賀子珍的心臟終于停止了跳動。她享年75歲。

      親人們擁到她的床前,流著淚同她的遺體告別??吹侥赣H就這樣去世了,李敏萬分悲痛。

      聽到賀子珍逝世的消息,當時上海市委第一書記陳國棟,特地前來向賀子珍遺體告別,并慰問她的家屬。

      賀子珍的后事怎樣辦,骨灰安葬在哪里,這些事都得由中央決定。當中央辦公廳請示鄧小平時,鄧小平說明確地表示:

      “我們中央的領導人都要送花圈,賀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一室是八寶山革命公墓存放中央領導同志骨灰的地方。鄧小平的話給賀子珍的葬禮定了規格和級別。

      4月25日,在上海市龍華革命公墓的大廳里舉行了向賀子珍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胡耀邦、鄧小平、陳云、鄧穎超、聶榮臻、習仲勛、楊尚昆、楊得志、宋任窮、陳丕顯、胡啟立、喬石、郝建秀、王首道、蔡暢、康克清送了花圈。白棟材、王芳、陳國棟、胡立教、楊堤、汪道涵、阮崇武、李堅真、曾志、陳琮英、劉英、彭儒、錢希鈞、孔從洲等同志也送了花圈。中央辦公廳、中央組織部、全國政協辦公廳、上海市、江西省、湖南省、福建省、浙江省、陜西省、貴州省、江西吉安地區、永新縣的黨和政府送的花圈,也安放在大廳內。

      賀子珍的遺體放在大廳中央,遺體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四周簇擁著常青樹和鮮花,遺體前擺著她的親屬賀敏學、李立英、李敏、孔令華獻的花圈。

      中共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郝建秀、中共上海市委第一書記陳國棟、第二書記胡立教、書記楊堤、汪道涵、阮崇武,以及賀子珍的親屬生前好友數百人,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人們懷著敬仰的心情,在賀子珍的遺體前默哀、鞠躬,緩緩地繞遺體一周,向這位長征老干部告別。

      賀子珍的遺容舒展、安詳,如同靜靜地睡著了一般。

      賀子珍的遺體在當天下午火化。隨后,中央派了一架專機,把她的骨灰運回北京。賀敏學、李敏、孔令華,以及他們的子女,護送骨灰回到北京,安放到八寶山革命公墓。

      一些沒能去上海參加賀子珍遺體告別儀式的老戰友、老大姐,都自動去八寶山革命公墓參加賀子珍的骨灰安放儀式。一些當年曾經在蘇聯國際兒童院學習過的革命子弟,認識賀子珍的和不認識賀子珍的都來了,他們要向這位女紅軍戰士表示最后的敬意。

      安放儀式非常簡樸。李敏把捧著的骨灰盒放在院子里的桌上,大家圍著鞠躬、致敬,然后由李敏把它送進了一室,儀式就完了。

      賀子珍雖然逝世離去,但她那曲折而不平凡的人生樂章,她與毛澤東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卻久久地縈繞在人們的心中。

    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沒有了
    圣賢書院
    肉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_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_国产内射XXXXX
  • <source id="kqqcq"></source>
  • <legend id="kqqcq"></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