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kqqcq"></source>
  • <legend id="kqqcq"></legend>
    首頁
    讀書
    網課

    正文

      賀子珍在上杭讀了一年左右的書,蔣介石的第一次“圍剿”就開始了。她來到了部隊,來到了毛澤東的身邊。跟隨著毛澤東進行反“圍剿”的戰斗。

      1931年7月,蔣介石又調動30萬大軍向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第三次“圍剿”,并親自督戰。面對數倍于自己的敵人,紅軍粉碎一、二、三次圍剿,采取的都是機動靈活的運動戰,用戰斗部隊大幅度的快速機動,出奇制勝,打擊敵人。

      這樣,部隊差不多天天要行軍,有時甚至是連續的強行軍,中途休息的時間很短。賀子珍經常只能挨著山邊的巖石靠一靠,打一盹,同志們一碰胳膊肘,說聲“走了”,便又上路了。

      她仍然負責文件的保管工作??偳拔貢L古柏的愛人曾碧漪身體不好,也同賀子珍一起管文件。每次隊伍出發,文件箱由雇來的挑伕挑著,她們就跟在后面走。

      她們保管的都是極為重要的文件。除了黨的文件、中央發來的電報外。還有白區黨組織送來的情報。她們不僅負責管理文件材料,還主動收集活情報。

      經常的急行軍,使賀子珍疲憊不堪。她對曾碧漪說:“現在要是讓我躺下來美美地睡一覺。我能睡它三天三夜呢!”

      “是呀,我也想睡覺,要是能睡會兒,就是一兩個鐘頭,我就知足了?!痹啼暨@樣回答。

      可是,好容易盼到隊伍停下來,她們又忘了那個美好的愿望,顧不上睡覺了。隊伍一停下,她們便急急忙忙走進村莊,去找當地老鄉了解敵情。

      在反“圍剿”的斗爭中,紅軍經常同敵軍兜著圈子走。敵人到處追蹤紅軍主力,企圖進行決戰。

      因此,紅軍常常出現在敵人鼻子底下行軍的情況。有時昨天敵軍在這個村莊駐扎,今天紅軍開到這里來了。

      雖然紅軍有專職的偵察員了解敵人的動向,可是她們兩個人覺得光這一條渠道了解敵情還不夠,她們是總前委的后勤,負責為總前委領導提供情況,負責收集更多新的、活的情報。因此,沒有任何人交給她們這個任務,她們卻主動承擔起來了。

      蘇區的群眾對紅軍比較了解,有深厚的感情。賀子珍她們來到鄉親中,群眾總是詳細地告訴她們:敵人是什么時候到這里來的,什么番號,有多少人,向哪里走了。她們把了解的情況及時向總前委報告。

      她們的報告,同偵察員的情報往往互相印證,互相補充,使總前委對敵情作出正確的判斷。

      后來,總前委的領導很重視她們反映的情況,有時還主動向她們打聽敵人有什么新的動向。

      她們是文件的保管員,又是宣傳員。毛澤東向來重視軍隊的政治工作,也重視群眾的政治工作。在他的倡導下,紅軍從干部到戰士,人人要做群眾工作,這已經成為紅軍的傳統了。賀子珍回憶說:

      “毛澤東愛用魚水關系來形容紅軍同群眾的關系。他說過,三國時候的劉備,把諸葛亮比作水,把自己比做魚,用這個譬喻說明諸葛亮重要。我們共產黨人是把群眾比作水的。只有把根子扎在群眾中,我們才能打勝仗,立于不敗之地。這個道理,紅軍上上下下都懂得。所以,即使在古田會議以前,紅軍中存在一些舊軍隊的作風,如打罵士兵等,但很少聽說有打罵群眾的?!?

      毛澤東還常常教賀子珍做群眾工作。他說過,要同群眾打成一片,一定要做到三條:同群眾生活在一塊,勞動在一塊,吃苦在一塊。

      賀子珍把這三點都做到了。她常常是在一邊幫助群眾干活一邊調查了解敵人情況的。賀子珍在了解敵情的同時,還常常調查了解這一帶的分田地、建黨和群眾發動的情況,發現什么問題,及時向當地蘇維埃政府反映,幫助解決。

      賀子珍做群眾工作是很有一套辦法。在一、二、三次反“圍剿”中,一項重要的任務,是動員群眾實行堅壁清野。

      蘇區群眾開始對“誘敵深入”的方針是有抵觸的。群眾覺得,戰斗在家門口進行,壇壇罐罐肯定要砸爛;敵人兇惡殘忍,燒、殺、搶掠都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對于把敵人放進來打,群眾想不通。紅軍每到一處,宣傳員都要把附近的老百姓找了來,宣傳紅軍采取這種戰略方針的意義。

      賀子珍主動地擔負起做婦女的思想工作。特別是注意做老年婦女的工作。有一次,賀子珍來到一位老婆婆家。她對老婆婆說:

      “假如村里有了瘋狗,到處咬人,怎樣才能除這個害呢? 是拿著大棒,滿村四野地追著打呢,還是在屋里扔塊骨頭,把狗引進屋來,然后關門打狗好呢?”

      “還是關門打狗好。你腿快,它是四條腿,比你跑得更快,怎么追得上它?”老婆婆這點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打白鬼子也一樣呀?!辟R子珍進一步啟發她,“他們仗著武器好,人數多,要把根據地消滅掉。紅軍人數雖然少,但在根據地里,就像在自己的家里,再加上老百姓的支持,就可以關門打狗,消滅白匪軍了?!?

      賀子珍講得又通俗,又在理,把這位老婆婆說服了。老婆婆思想一通,全家也都積極行動起來。賀子珍幫助他們一起把牛牽到山上,把糧食挑到山上藏起來,使敵人進得村來,不光找不到人,吃的也沒有,甚至連一條狗、一塊破板、一口可以做飯的鐵鍋也沒有。

      在第三次反“圍剿”時,就曾發生了這樣的事:敵軍開進東固,找不到糧食,就自己去割稻子。稻谷弄到了,又找不到木礱,沒法把谷子脫成米,只好連皮帶米一起吃。敵軍官懊喪地說:“牛作田,馬吃谷。今天我們也成了馬,要吃谷了?!?

      深入細致地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占去了賀子珍很多的時間。所以,部隊一宿營,她就有忙不完的事,顧不上休息。于是,在重新踏上征途以后,她又想起了那個美好的愿望,又盼望著有一天能甜甜地睡一覺了。

      保管文件,特別是在行軍過程中保管文件,是個很細致很瑣碎的事情??偳拔念I導每到一處,總要召開一些會議,查閱一些文件,起草一些報告,文件箱不時要打開使用。文件箱放在老百姓的屋里,她們除了注意保密以外,還要注意走時不在屋里留下任何痕跡,一張報紙、一片小紙條,都不能留下,以免落列敵人的手里,給群眾帶來危險。

      有一次,賀子珍辦完事,隊伍突然集合出發了。她想起存放文件箱的那間房子沒檢查,不知有沒有丟下東西,于是又急忙跑回去,認真察看一遍,這才放心地去追趕隊伍。

      組織上對她們的要求是:人在文件在。平時行軍,她們守護著文件箱,走在隊伍的中間,前面有尖兵、前委,后面有部隊。軍隊作戰時,她們就轉移到后方。

      當時的所謂后方,就是同作戰的部隊拉開一點距離。如果兩軍在這個山頭作戰,她們就到稍遠一點的山溝里,或者轉移到另一個山頭,密切注視著前方的戰斗,部隊向哪個方向運動。因為同紅軍大隊拉開了距離,就要特別注意周圍的情況,警惕敵人的突然襲擊。遇到這種情況,賀子珍和曾碧漪兩個人就得分工:一個重點掌握前方戰斗的情況,判斷什么時候該跟上隊伍前進;另一個就要察看周圍的動靜,看看有無偷襲的敵人摸過來。

      第三次反“圍剿”過程中的一次決戰,是在興國縣的高興圩進行的。這一仗打得很激烈,敵我雙方都投入了主力。紅軍同敵軍之間一座山頭、一座山頭地爭奪。誰要占領一道峽谷,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雙方的傷亡都比較大。

      毛澤東和朱德親自指揮這個戰役,他們把紅軍總部設在高興圩西面的山頂上。紅軍每發起一次沖鋒,他們都親自上去喊話:“同志們,沖??!打垮敵人!”然后,命令總部的司號兵吹沖鋒號助陣。

      這時,賀子珍同曾碧漪帶著文件箱,在高興圩的另一個山頭,一面觀察戰斗的進行,一面嚴防敵人的偷襲。她們用眼睛都可以望到毛澤東和朱德在山頭上指揮戰斗的情形。

      戰斗已經進行了一天一夜,又到了第二天的黃昏。雙方子彈都打光了,有的紅軍戰士同敵人展開了白刃戰,有的用石頭砸敵人。敵人死傷過半,仍在負隅頑抗,把軍官也集合起來,向紅軍反撲。

      這時垂死掙扎的敵人竟然出動飛機,不顧雙方的軍隊膠著的局面,狂轟濫炸起來,幾架敵機來回在戰場上空盤旋,亂投炸彈。

      賀子珍擔心在西面山頭指揮作戰的毛澤東和朱德的安全,正引頸眺望,忽然發現一架敵機正朝自己所在的山頭俯沖下來。賀子珍一看不好,趕忙招呼曾碧漪說:敵人的飛機來了,快隱蔽!”

      然而,在這光禿禿的山上,沒有什么地方可隱蔽的。她們只得臥倒在一棵樹下。樹的旁邊是一個一人多高的土丘。她們趴在那里,只聽得四面八方傳來了炸彈的爆炸聲。一顆炸彈就在她們的附近爆炸了,爆炸聲震耳欲聾,炸彈的氣浪把土丘都掀起來了。

      泥土鋪天蓋地落在她們的身上、頭上,把她們給埋住了。兩個人昏過去了。

      等到她們清醒過來時,天已經完全黑了。戰場上一片沉寂,她們幾乎是同時從泥土堆里伸出頭來,互相看了看,發現誰都沒有死,也沒有受傷。

      兩人高興地從土堆里爬了出來擁抱到一塊兒。她們沒顧得拍打滿臉滿身的塵土,馬上去找文件箱。

      文件箱也埋在土堆里了。她們用手把土扒開,發現文件箱完整無損,這才松了一口氣,而挑伕早就被嚇跑了。

      她們四處張望,既看不見敵人,也沒有紅軍的影子。兩人估計,部隊一定在戰斗結束后,迅速轉移了。于是,兩個人一前一后,抬著兩個文件箱,摸黑下山了。戰場還沒有來得及多打掃,一路上不時碰到敵人的尸體。她們翻山越嶺,尋找紅軍的蹤跡。在群眾的指點下,她們終于找到自己的隊伍,這已經是第二天的黎明了。

      毛澤東看到她們平安歸來,又驚又喜,幽默地說:

      “通訊員向我報告說,親眼看到你們被炸彈炸死了。我還打算戰斗結束后,為你們開個追悼會。你們這是人回來呢,還是鬼回來了?”

      周圍的人聽了,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賀子珍說:“我們不但人回來了,文件箱也帶回來了?!?

      毛澤東與賀子珍這對患難夫妻,每天在硝煙彌漫的戰斗中生活,隨時都可能死亡。不過,他們已經習慣于這樣去關心對方。在一場激戰之后,打聽一下對方是生還是死,是否平安歸來。他們對可能發生的不幸都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所以,在他們之間,生呀,死呀,就成了表達對對方關切的常用語了。

      事后,毛澤東對賀子珍說:“我還以為這回連你的尸首都找不回來了。敵人要是認出這是我的老婆,還不拿你的頭去邀功請賞呀?!?

    上一篇: 沒有了
    下一篇: 沒有了
    圣賢書院
    肉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_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_国产内射XXXXX
  • <source id="kqqcq"></source>
  • <legend id="kqqcq"></leg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