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rce id="kqqcq"></source>
  • <legend id="kqqcq"></legend>
    首頁
    讀書
    網課

    最新國醫大師名單公布!這些國醫大師擅長治什么???

    好鄰居 2022-08-12 16:08:23


    原創 關注→ 健康時報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7月20日,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國醫大師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丁櫻等30位同志獲國醫大師榮譽稱號。


    國醫大師是中醫藥行業的最高榮譽,每次評選只有30人,前三屆分別在2009年、2014年、2017年評出。新獲評的30位國醫大師擅長治啥病,我們整理供您參考。


    丁櫻:中醫藥治療兒科病種優勢多




    丁櫻,河南中醫藥大學兒科醫學院院長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二、周五


    丁櫻教授致力于中西醫結合兒科醫教研近54年,有豐富的兒科臨床經驗、尤專疑難雜癥,提出了很多開創性見解:創新性地提出兒童腎病“扶正祛邪,序貫辨治”理論;首次將小兒腎病“標本”辨證分型體系,寫入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規劃本科及研究生教材等。


    小兒感冒方面,丁櫻表示,中醫藥治療兒科的優勢疾病很多?!艾F在臨床上有一個誤區,就是在早期,孩子可能是患上風寒感冒的時候,過早使用涼性藥物,這不可取,”丁櫻提醒,當患兒出現流黃鼻涕、嗓子紅等明顯熱象時,可使用涼性藥物。如果在受寒感冒初期,體溫不高,不發燒,可多喝白開水吃點清淡飲食,或推拿輔助康復。


    王永鈞:中西醫結合治腎病




    王永鈞,浙江杭州市中醫院顧問


    出診時間:預約


    86歲的王永鈞是浙江杭州市中醫院終身學術導師,中西醫結合腎病專家。從醫65年,成功救治了無數疑難急危重癥患者,在全國中醫院中創造多個第一:第一個開展腎臟穿刺和腎病理檢測,用金指標為中醫腎病微觀辨證提供了依據;第一個建立腎病實驗研究室,作為中醫腎病臨床和實驗研究的平臺,使中醫科研由淺入深,逐步發展。


    近20年來,他和團隊主要針對IgA腎病開展工作,針對IgA腎病明確并首創了五型辨證:風濕、腎虛、瘀痹、肝風、溺毒,并將中醫的整體觀融入到西醫臨床實踐上,從中西醫結合角度揭示IgA腎病進展機制,創建出中西醫結合治療IgA腎病的新方案。


    王自立:開創脾胃病治療新領域




    王自立,甘肅省中醫院首席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預約


    王自立,甘肅省中醫院首席主任醫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68年,擅長治療多種病癥,尤其是對脾胃病的治療有著獨特的見解。他臨證善用經方,處方以“藥簡、價廉、效顯”遠近聞名。


    他創建甘肅省中醫院消化科、腎病科,在多年臨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思想,首創“運脾思想”,提出“脾以運為健,以運為補”,開創脾胃病治療新領域,研發運脾顆粒;首創脾色環唇中醫診斷辨證理論,為全國中醫脾胃病學術創新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參與組建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學組,提出慢性萎縮性胃炎對應中醫病名為胃痞,被寫入中醫內科學教材,沿用至今。


    王慶國:三法治療脾胃病




    王慶國,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出診時間:周四上午國醫堂


    調寒熱,和肝脾,瀉陰火,王慶國治療脾胃病多用這三法。他先后對“瀉心湯類方”“柴胡湯類方”“麻黃湯類方”“苓桂劑類方”等經方的作用機理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中藥復方機理研究。在臨床實踐中,善用經方,療效顯著,發現并倡導“方元”理論,找到了理解與化裁經方的核心與關鍵。


    王慶國四十幾年前在東北工作,由于營養跟不上,工作強度又大,患上胃病,用丸藥調了很長時間。王慶國認為,現在脾胃病主要問題是營養過剩,尤其是過節的時候,稍不注意就容易出現濕熱食滯的問題。王慶國推薦大家用布渣茶來預防:布渣葉10克、山楂10克、大棗10克。


    王晞星:開創“和”法治腫瘤的先河




    王晞星,山西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上午、周五上午


    “來了?”“這回怎么樣?”“好點兒沒?”……王晞星的患者很多都是老患者,他喜歡一邊看病一邊和他們嘮家常。


    最初工作的十余年,王晞星主要從事消化系統疾病的臨床與研究,在國內最早提出應用中醫“理氣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后來,王晞星發現,中醫在治療消化道腫瘤方面具有特別優勢。2000年1月,王晞星牽頭創建山西首個中醫腫瘤???。針對癌癥患者放化療造成的免疫功能下降,胃腸道反應,肝腎臟器損害等,王晞星開創“和”法治療腫瘤的先河。在治療腫瘤方面,王晞星既重視腫瘤局部的病灶,同時又注意全身治療,祛邪與扶正并用,挽救了無數危重患者。


    王新陸:現代病多源于“血濁”




    王新陸,山東中醫藥大學教授


    出診時間:周六上午


    生活環境變了,疾病譜系變了,治病的思維不能守在原地。王新陸認為,精神因素、環境污染、不良生活習慣等成為現代人致病的主要因素,這些致病因素均可作用于血,血液失去其清純狀態,或喪失其循行規律,擾亂臟腑氣機,便成為很多疾病的發病基礎,王新陸將其稱為血濁致病。


    王新陸認為,許多現代疾病,諸如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均有血濁的特征。于是,他創制化濁行血湯加減治療此類疾病,療效顯著。在治療冠心病時,王新陸運用血濁理論,提出冠心病的發病機制當分為三個過程,正氣虧虛為發病之本,血濁不清為致病之漸,痰瘀痹阻為發病之標。治療應“治本不忘其虛,治漸不離其濁,治標不外痰瘀”,并創制參紅五圣丹、化濁行血湯為主方辨證治療,取得了理想的療效。


    皮持衡:腎病患者的守護者




    皮持衡,江西中醫藥大學主任中醫師、教授


    出診時間:周一、周三、周四、周五上午


    每日勤診、桃李成蹊。如今,80多歲的皮持衡依舊每天精神矍鑠,堅持出診、查房、帶教,每次看完病人他幾乎都要到中午一點才下班回家。


    作為國家級名中醫,皮持衡創制出的“腎衰泄濁湯”“腎藥Ⅲ號”及“三仁腎衰泄濁方案”等有效制劑及方法,廣泛應用于慢性腎衰患者的治療,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造福了數以萬計的腎衰患者。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皮持衡發揮中醫藥學優勢,無償捐贈了代茶飲處方和防疫香囊處方,惠及無數一線的醫務人員和群眾。


    談及自己如何養生,皮持衡認為,“順其自然,適應自我,不可強求,淡泊寧靜即是養”。他的養生觀點可以用六個字概括:“仁調心、順調身”。他還說,人處于一個和諧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是心身健康的重要保證。


    孫申田:小小銀針治各類疾病




    孫申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出診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


    孫申田有一個患者口口相傳的響亮名號——“孫一針”。


    每天早晨8點不到,患者已經擠滿了診室,井然有序地等待孫申田施針。每天百余患者,兩三千根針灸針,對于80多歲高齡的他來說,卻從未顯得吃力,提插捻轉,行云流水一般,快手、果斷。


    行醫60余載,他創新頭針療法,善用獨特“孫氏針法”“孫氏腹針療法”治療各科疾病,用銀針治愈患者無數。通過“經顱重復針刺運動誘發電位研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擴大了頭針療法治療范圍;首次證實了頭穴對周圍神經損傷治療的作用。


    孫申田還是一位養生“達人”。他的養生原則可概括為五句話:欲要有度,性情豁達,順應自然,動靜適宜,飲食有節。其中,性情豁達是其養生的一個重要奧秘。


    嚴世蕓:中醫治心血管疑難雜病




    嚴世蕓,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三上下午、周四下午、周日上午


    嚴世蕓擅長治療心血管疾病,求醫的患者滿滿當當。來嚴世蕓處就診的多是疑難雜癥,他常說“單純的病用單純的方是可以的,雜病、復雜的病就必須用復雜的方法治療?!?/p>


    在臨床用藥上,嚴世蕓教授不僅整理了一套卓有療效的專方專藥,而且針對復雜疾病擅長大方雜糅、諸法并施,如以附子與麥門冬、熟地同用,肉桂共黃柏合劑,奏效獨捷。


    無論是在高等學府傳道授業,還是臨床治療,嚴世蕓都主張博采眾家不拘泥,他把“中和”思想貫穿到臨床診治和養生的全過程。


    嚴世蕓把中醫的養生理念基本總結為:順應時令,規律起居,按時作息,飲食多樣,定時適量,動靜結合等。身心健康則情志愉悅,心態平和則精神內守,臟腑充和,氣血通暢,病無所生。


    李文瑞:中西醫結合治糖尿病




    李文瑞,北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暫無


    李文瑞開創了中西醫結合辨病、辨證的中西醫協同診療思路,獨辟酸苦抑甘治法,廣泛用于糖尿病臨證,收效甚佳。


    他在國內率先引進正常血糖高胰島素鉗夾技術,開展十余項糖尿病及代謝綜合征領域的科研與藥物研發工作;在2型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臨床和基礎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研發了“參芪降糖顆?!焙汀疤悄I膠囊”兩種治療老年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的中藥新藥。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已經成為北京醫院中醫科的特色和優勢。


    說起養生,年逾九旬的李文瑞很有發言權。他強調在動中養生,一直恪守“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走走,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的養生信條,且付諸實踐,受益匪淺。


    楊震:用中醫理論治肝病




    楊震,陜西省西安市中醫醫院主任醫師


    門診時間: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在診室,楊震教授的水杯不是放在手邊,而是放在窗臺上。他的學生說,老師是想把每一分鐘都留給患者。


    2017年6月,楊震在北京參加“全國名中醫”表彰會后,為了不耽誤第二天門診,執意當晚趕回西安。誰知飛機延誤,到達西安已是深夜三點,無法出門診,楊震教授心中很內疚,在下一個門診日,楊震叮囑醫院給他延長坐診時間,讓上周的患者都能如愿以償!


    楊震從醫60余年,提倡“相火氣機學說”,系統總結肝病病機,創新性提出“六型相火”和“治肝五論”,完善了中醫肝臟生理病理理論。楊震還首創了“肝經血熱”乙肝病機理論,把乙肝從“氣分治療”直接引入“血分治療”,顯著提高了療效,并研發了國藥準字號新藥“碧云砂乙肝靈”,居當時國內先進水平。


    肖承悰:多種獨特辦法治療婦科病




    肖承悰,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肖承悰對患者就像對親人一樣。一位女患者三年未孕。經診斷,肖老考慮患者本人問題不大,但患者擔心愛人不愿接受檢查,肖老說:“我和他講道理,不能一提到不孕,就往女性身上攬?!痹谛だ系哪托臏贤ㄏ?,患者的愛人做了精液常規檢查,顯示精子畸形率高。


    肖承悰是燕京醫學流派主要傳承人,通過多年臨床經驗總結,研創治療子宮肌瘤的院內制劑“肌瘤內消丸”和“縮宮寧”;領先進行了中醫藥輔助試管嬰兒治療,開拓中醫藥在該領域的地位。肖承悰總結多年臨證經驗,自擬治療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經驗方——七子益腎理沖湯;將中醫葫蘆巴丸巧妙運用于中醫文獻中沒有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及腺肌癥的治療上,臨床收效頗高,堪稱當代中醫婦科“異病同治、審因論治”的典范。


    何成瑤:女子不孕要注重心腎同調




    何成瑤,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科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二、四、六上午


    “每一位病人都是我的老師,他們來找我看病,就是給我出卷,我要竭盡所能交出一張完美答卷?!?/p>


    何成瑤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婦產科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43年,在對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特別對女性不孕癥、婦科炎癥、腫瘤和其他疑難雜癥的治療,特色突出,治愈率高。親自命名并參與研制的治療婦科炎癥的丹蒲注射液,曾獲得省級科技進步四等獎。


    何成瑤注重中西醫結合,強調輔助檢查明確診斷;以中醫博采眾家之長,提出“益陰扶陽,兼散風寒”及“心腎同調”理論。


    何成瑤認為,腎虛是導致排卵障礙性不孕的根本原因。由于現代社會生活壓力較大,很多女性腎精虧虛,沖任不調,卵泡發育或排出障礙,從而不能受孕。


    余瀛鰲:心悸有個通治方




    余瀛鰲,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


    余瀛鰲認為,凡病必有主證,臨證必有主方,就是“通治方”。就心悸而言,通治方即心悸飲。在長期臨床實踐中,余瀛鰲發現心悸的發生主要由心氣虛與心陰(血)虛所致。本病的發生,心之氣、陰不足為本,血瘀、痰飲為標,故在治法上以養陰血、益心氣、通心絡、祛痰飲為基本治療法則。


    基于此思路,余瀛鰲以益氣陰的生脈飲與通血脈的桃紅四物湯為基礎進行加減化裁,擬定通治方:太子參12克,麥門冬1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丹參15克,桃仁l0克,紅花8克,瓜蔞10克。方中太子參、麥門冬、五味子為生脈飲,太子參補氣,麥門冬清氣,五味子斂氣;柏子仁養心安神;丹參、桃仁、紅花養血、活血通絡祛瘀;瓜蔞寬胸理氣化痰。全方共奏益氣養陰、活血通絡、寬胸祛痰之功。


    張伯禮:創立“濕濁痰飲類病”學說




    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


    濕、濁、痰、飲是臨床常見中醫病證,雖名稱不同、癥狀多樣,但均為津液運化失常而產生的一類關聯性病證,且同屬陰邪病證,重濁黏膩,或彌漫無形、易于流溢,充斥三焦百骸而引發疾病。張伯禮將濕、濁、痰、飲四者合論,創立“濕濁痰飲類病”學說,歸納了津液異化類疾病的病證思維主線,建立了濕濁痰飲類病證治體系。該體系具有豐富的科學內涵和臨床意義,可在更高層次上闡明復雜性疾病的病證關系,把握其演變規律與辨治策略,更好地指導中醫臨床。


    張伯禮診斷濕濁痰飲類病尤其重視舌診,審舌苔之變化,察類病之進退;用藥方面在循前賢溫通芳化基礎上,提出治濕須分度、用藥有深淺等觀點。他認為治濕用藥須分度的原則,臨床用藥配伍精巧,善用對(隊)藥。


    張靜生:補脾益腎法治療重癥肌無力




    張靜生,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中醫師、二級教授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張靜生熟諳經典,精研經方時方,提出“五臟一體,生克制化,固本培根,調和陰陽”的學術思想。


    在治療重癥肌無力方面,張靜生主張“根在脾腎”,脾氣虛則無以運化,腎氣虛則腎精不能灌溉,脾陽根于腎陽,強調腎氣的作用,脾腎虛損是貫穿重癥肌無力始終的根本病機,日久累及五臟六腑。此觀點彌補了當時治療該病“重脾輕腎”的不足,提出補脾益腎法是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根本大法,脾腎雙補應貫穿疾病始終。在補脾益腎的同時,還需加入蟲類藥物,以搜剔通絡。


    雖然現今許多重癥肌無力患者的病機符合脾腎兩虛,但往往兼夾濕熱下注或濕熱內蘊,病機復雜,張靜生研制了一個治療重癥肌無力的基礎方,根據不同的證型對藥物進行加減。


    陳民藩:一釘一線治肛腸病




    陳民藩,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五上午


    “肛腸疾病是難言之隱,這些問題一般不輕易示人,病人把最隱私的地方讓你看,這是多大的信任。作為醫生,要扛起這份信任和責任?!标惷穹獜氖轮嗅t肛腸工作66年,常對自己學生如是說。


    陳民藩規范枯痔釘的含砒量,隨后帶領團隊研制出新式無砒枯痔釘及枯痔液,改變了“以毒攻毒”的枯痔釘。


    陳民藩將掛線療法應用到肛裂并肛門狹窄、恥骨直腸肌肥厚、痔術后肛門直腸狹窄等疑難疾病的治療;演化形成“多掛線術式”“切掛留皮橋術式”“嬰幼兒肛瘺掛線術式”等手術模式;主持研制紫白膏、消炎生肌膏、消痔洗劑等外用劑型,沿用至今。經過60余年發展,逐步構建“濕熱論治、以通為用、內外并治、存體寡損、形神兼顧”學術思想體系,促進閩派陳氏肛腸學術流派形成。


    陳彤云:首開美容中醫皮膚病學先河




    陳彤云,北京中醫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燕京趙氏皮科流派領軍人及代表性傳承人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


    101歲的陳彤云是一位集美麗、長壽、有為于一身的中醫皮膚科專家,人頌“漂亮老太太”“陳姥姥”,研制了“陳彤云品牌”美容產品,常有人向她請教紅顏永駐的不老“真經”。


    作為燕京趙氏皮科流派的領軍人及代表性傳承人,陳彤云首開美容中醫皮膚病學先河,強調“內外調通、氣血調暢、陰陽調和、臟腑調順”,建立了中醫皮膚病的“內、外、氣、血”“四維”診療體系。陳彤云率先提出了炎癥性皮膚病“熱、濕、毒、瘀”四因,確立“清肺胃、調肝脾”法則,總結色素性皮膚病病因為“三臟為根、瘀滯成斑”,完善疑難性皮膚病“從濕、火、血、瘀”論治的理論。作為美容中醫皮膚學科的開拓者,其理論已經形成推廣方案,在全國各地分設傳承分站暨推廣基地20余家,其臨床經驗已寫進全國教材。


    陳紹宏:運用中醫藥治療急危重癥




    陳紹宏,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出診時間:周一、周二上午,周三、周四下午


    陳紹宏用55年從醫經歷證明,中醫不是“慢郎中”,在治危急重癥方面大有可為。


    陳紹宏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急危重癥,倡導“急則治標,危則固本,西理中用,中西融合”,形成了獨特的中醫急診學術思想,研制出益氣活血的“中風醒腦液”,治療流感的“散寒解熱口服液”,治療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甘草人參湯”等。


    作為我國中醫急診學科主要創建者,陳紹宏建立了集院前急救、急診搶救室、急診門診、急診病房、急診監護室、急診教研室、名中醫工作室、疑難病研究中心八位一體的急診科建設模式,在全國中醫院急診科的建設中發揮了示范作用;構建中醫急診高端人才培養體系,指導出我國第一個中醫急診專業博士后,培養了一大批中醫急危重癥領域領軍人物,引領和推動中醫急診事業發展。


    林毅:乳腺治療“四個完美”




    林毅,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出身西醫世家的林毅,即便在與中醫結緣后,也沒有放下西醫,而是恰到好處地將西醫知識應用到中醫臨床中。


    林毅率先將中醫周期療法應用于乳腺病,牽頭制定乳腺增生的辨證標準與療效評價標準,研制“消癖顆?!辈⑸鲜?。


    林毅對乳腺治療“四個完美”的要求:最小的創傷、最美的外形、最好的功能、最小的毒副作用。


    林毅從事中醫外科乳腺病臨床工作50余年,提出“從六郁治乳”理論,即從氣郁、濕郁、痰郁、食郁、血郁、火郁入手辨治乳腺病。


    作為中醫乳腺疑難復雜病的攻克者和現代中醫乳腺病理論的創新者,林毅確立了中醫藥在乳腺病治療領域的全程優勢或階段優勢地位。面對疾病復雜的患者,林毅表示“不應該辜負患者的信任?!?/p>


    林天東:運用易黃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




    林天東,海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周五上午


    沒日沒夜診病,翻遍醫書抄方驗方,跋山涉水采藥、耗神費力回家炮制、殫精竭慮守護病人……在行醫過程中,林天東將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相融合,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形成一整套獨特的學術治療方法,集黎醫藥和經方之大成。


    林天東從醫50余載,致力于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在國內外率先提出“男方女用、女方男用”的男女異病同治臨證理論思想,形成了獨特的診治方法,曾運用易黃湯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其研究成果相繼制成強精膠囊、促液化膠囊、振萎膠囊、乙肝轉陰丸、加味顛倒膏、復方降脂丸等9種制劑。


    退休之后的林天東依然奮斗在一線,年過七旬仍堅持每周出診6天,求醫者眾,每天門診量在150人次以上,不將最后一名患者妥當送走,絕對不離開。


    旺堆:針對心血管等病種研發獨特治療方案




    旺堆(藏族),西藏藏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出診時間:周一至周五


    旺堆從事藏醫醫療、教育工作近60年,至今仍堅持藏醫藥教學、科研和診療工作。


    針對70年代藏醫藥學習者文獻資料匱乏的情況,旺堆歷時8年編著藏醫藥發展史上第一部現代綜合性藏醫藥辭典《玉妥心要》,至今仍是藏醫藥工作者的必備工具書。


    旺堆研究提出“藏醫文化源于古象雄醫學文明”的起源學說,將藏醫學發展歷史提前1000多年,確定了目前學術界公認的3870多年發展歷史的學術觀點。此外,旺堆針對心血管、胃腸等病種研發了獨特的治療方案和特效配方。


    旺堆自1985年先后在西藏大學、西藏藏醫學院從教,主要從事教書育人工作,也一直踐行“直至生命盡頭堅持行醫治病”的誓言,每日堅持出診看病,從未間斷,培養了數以千計的藏醫藥專業人才。


    南征:擅長治療疑難危重病癥




    南征,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教授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周四下午,周六上午


    南征用中醫藥治療疑難危重病癥造詣頗深,運用“治病必求于本”“毒損絡脈”“破血化瘀”等理論,在中醫經典理論指導下,結合50余年臨床經驗,創新性地提出治療中醫疑難危重病癥綜合診療管控規范的“一則八法”。


    “一則八法可促進患者自我調養精、氣、神,獲得戰勝疾病的決心和能力?!蹦险鞅硎?。


    南征對運用運動療法治療糖尿病也有研究?!搬t生應該激發患者的運動熱情,增強其運動意識,不斷加強自己與患者的運動療法教育,從而提高療效?!蹦险鞅硎?,運動能夠增強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加速脂肪分解,改善心肺功能,促進全身代謝等。此外,運動可以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防止骨質疏松,增強體質,改善精神狀態,提高生活質量。


    凃晉文:獨創止咳化痰方




    凃晉文,湖北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教授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凃晉文從醫50余年,潛心鉆研中醫心腦病證、急癥及疑難雜癥的診療及科研工作。在治療各種腦病、急癥及多種疑難疾病方面治療手段獨特,臨床經驗豐富,療效顯著。


    在腦血管病方面,凃晉文提出風、痰、瘀發病學說,倡導重在祛風、化痰、活血,輔以平、鎮、潛陽的治療方法。對于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以“風邪致中,風藥散之”“瘀血內阻,風藥行之”“痰濕內蘊,風藥勝之”“火熱郁結,風藥發之”為理論依據,擬愈風湯聚升散與清降并用,護陰固本制其弊,針對中風發生發展過程之“本”進行治療。


    在治療咯血方面,凃晉文借鑒前人經驗,結合自己的臨床特點,針對咯血的病因病機,設計清肺瀉肝、止咳化痰的方法,研制青白湯,經臨床長期應用,療效顯著。


    施杞:探索解決“慢性筋骨病”




    施杞,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周四下午,每周半天流動門診


    施杞出身中醫世家,是上海石氏傷科第4代傳人、全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醫正骨療法”代表性傳承人,用畢生精力探索出一條“慢性筋骨病”傳承創新之路。


    施杞根據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并總結多年臨證經驗,率先提出“慢性筋骨病”概念和防治策略,倡導整體論治觀,形成“內調氣血臟腑以致平和,外調筋骨經絡以致平衡”的雙調法,以及系列內治經驗方和“理筋正骨三步九法”“施氏十二字養生功”等外治法。


    85歲的施杞如今仍精神飽滿地工作在臨床、教學一線,堅持每周4次門診和1次查房。施杞從醫59年以來,重臨床,倡醫德,診治全國各地和30多個國家地區的骨傷病人30余萬次,治愈、康復許多瀕于癱瘓重癥患者,免于手術之苦及昂貴手術費用負擔。


    姚希賢: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慢性肝炎




    姚希賢,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需預約


    病毒性肝炎,是肝臟諸多致病因素中的“頭號殺手”。姚希賢說到,對西醫來講,雖近年來抗病毒治療取得一定成效,但對慢性肝炎、肝纖維化并無良好治療方法。他決心采取中西醫結合療法攻克這個難題。他在充分認識慢性肝病、肝硬化與慢性胃病兩者“瘀血證”與“脾虛胃氣失和”本質創新思想基礎上,分別采用活血化瘀與調暢氣機為主的療法,取得臨床、病理良好療效,在中西醫結合創新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1985年,在經過312例臨床觀察后,姚希賢研制的“益肝沖劑”投放市場,深受廣大患者歡迎,但他并沒有止步于此,繼續潛心研究,不僅對益肝沖劑進行大量研究,更進一步將其拆方,終形成具有活血化瘀、健脾益氣方劑9種藥,被專家組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


    翁維良:活血化瘀治心癥




    翁維良,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三下午特需醫療門診


    今年是翁維良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臨床工作的第60個年頭。他擅長活血化瘀治療心腦血管病、老年病及疑難病,尤其對活血化瘀方法治療冠心病形成了獨特的辨證思路。在遇到疑難雜癥、久病、怪病時,翁維良均擅從血瘀論治。在辨證論治基礎上,他總結出“活血化瘀十二法”,用于臨床疑難雜癥的診療。


    在臨床診治中,翁維良強調“用藥如用兵”,主張選用藥物要安全、合理、靈活。同時,他在遣方用藥時重視結合氣候特點,因時、因人制宜,尤其擅用膏方治病與冬令調補。


    由于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表現較為復雜,且導致心脈瘀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翁老強調辨證論治,治療中須標本兼顧,活血化瘀的同時須兼顧化痰、溫陽、養陰、清熱等治法,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黃瑾明:擅用壯醫療法治疑難病




    黃瑾明(壯族),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


    出診時間:周二、周五上午


    黃瑾明擅用壯醫針灸和壯藥內服外用治療內科、婦兒科、皮膚科等疑難病癥,如帶狀皰疹后神經痛、不孕不育癥、陳舊性面癱、頑固性失眠等,手法輕巧,擅用壯藥,療效顯著。


    在多年的實踐中,他挖掘整理了壯醫藥線點灸、壯醫淺刺、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三大核心技術,使其成為壯醫針灸三大療法。2011年,壯醫藥線點灸療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黃瑾明撰寫的《中國壯醫針灸學》是對壯醫理論的又一次總結和升華,使壯醫從民間技法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一門學科。他也因此被譽為“壯醫臨床第一人”。


    黃瑾明表示,針對秋冬季中老年人容易感冒、咳嗽、拉肚子等情況,壯醫藥線點灸和壯醫針灸都可以將其治好。


    韓明向:“扶正去瘀”治療內科慢性疾病




    韓明向,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一上午、周三上午


    身為國家級名老中醫,八旬依然堅持上門診,對患者謙謙有禮,對學生不恥下問。他熱愛科研,認為科研能為學術發展和臨床進步提供不竭動力,他就是韓明向。


    由韓明向主編的我國首部《現代中醫延緩衰老學》,為抗衰老理論和肺氣虛理論的縱深研究開辟了新紀元;他針對糖尿病、冠心病、缺血性腦卒中先后創制了參丹健胰丸、參芎顆粒、補心活絡飲等方藥;他提出的“扶正祛瘀”治療內科慢性疾病在多家醫院得到應用,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項。


    “始終追趕科技前沿,不斷更新知識儲備”,這是學生們說起韓老師都會提到的話。韓明向說,“常跟年輕人在一起,我就能抓住科研的潮流?!?/p>


    潘敏求:用中醫為腫瘤患者帶來希望




    潘敏求,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主任醫師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


    研發我國第一個治療肝癌中藥新藥肝復樂、編著了我國第一部系統論述歸納中醫藥治療腫瘤的專著《中華腫瘤治療大成》、創建了湖南省第一批中醫腫瘤病房……這些榮譽和成就都屬于一個人,他就是潘敏求。


    潘敏求從醫50余年,善治腫瘤和肝病。在中醫藥防治腫瘤、減低放化療毒副反應、抗術后復發轉移等方面卓有成效,尤其在中醫藥防治肝癌方面成績斐然。


    潘氏學術特色主要突出體現在一個理論和一個法則:在國內外率先提出肝癌“瘀、毒、虛”的病因病機理論,并且首創“健脾理氣、化瘀軟堅、清熱解毒”為肝癌的治療法則。


    更多健康提示


    更多精彩文章:


    張伯禮院士:BA.5新毒株是目前已知傳播力最強的毒株!重磅!工信部:通信行程卡取消“星號”標記牛奶中檢出“丙二醇”,已經喝了一段時間的人有危險嗎?7天16省26市現本土感染者,一地感染者超800!主要源頭在哪里?上海墜河公交司機初步診斷突發心梗!這12個心梗征兆要留意時隔25天安徽再現疫情,一縣城累計31例,已關聯江蘇南京值班突發腦出血62小時去世!超48小時就不算工傷?本文首發于2022-07-22《國醫大師們擅長治啥病》(健康時報記者 林敬 尹薇 劉玫妍 喬靖芳 董穎鈺 毛圓圓 姚欣然 孔天驕 王艾冰 邱越 石夢竹)


    原標題:《最新國醫大師名單公布!這些國醫大師擅長治什么???》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 




    分享到:
    最新評論(0)
    更多
    匿名者
    頂樓
    肉人妻丰满av无码久久不卡_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_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_国产内射XXXXX
  • <source id="kqqcq"></source>
  • <legend id="kqqcq"></legend>